擔任主日學導師是很有意義的服侍,首先從準備內容的過程中,自己先被神的話語觸動,另外不論是在課堂前後和其中,總是會有許多藉得思考和反省的地方。
於8 月底完成了浸禮暨會友班,跟負責聖經經卷主日學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可以跟一班預備接受浸禮或者從其他教會轉入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透過課堂學習過程,進一步認識和交流,同時,見證他們對跟隨主耶穌的堅定心志,因此,擔任浸禮暨會友班導師是非常高興的事。課程其中一堂是認識浸信會,內容提到浸信會著重聖經中講述信徒皆祭司的真理,信徒群體可以透過聖經,在聖靈引導下,能夠明白和領受神的心意,情況猶如舊約的祭司,來到神的面前,奉獻祭物,接受神的指示。
教會作為被耶穌基督救贖的群體,需要清楚擁有祭司身分的意義和重要性。各人都是被上主呼召出來,順服聖靈的帶領,彼此聯絡交流,積極投入教會生活,樂意付出和奉獻,發揮神所賦予的恩賜,參與事工發展的決策,共同尋求神對教會的心意,按照神給予教會的方向,一起忠心侍奉神,讓教會所在地區的居民看到主耶穌的榮美,都將榮耀歸於上主。
願意我們明白信徒皆祭司的意義,知道自己的責任,努力做好耶穌門徒的本分。
黃遠成傳道 2023年9月10日
約翰福音15:1-8 記錄了主耶穌講述真葡萄樹的比喻。許多聖經學者同意這是耶穌與門徒前往客西馬利園,被捉拿前,於途中的教導。內容關於耶穌教訓門徒該怎樣依靠祂來生活。真是形容葡萄樹本身應有的特質,葡萄樹屬於藤本科植物,樹幹質地幼弱不能成為木材製造物件,作為柴燒也不行,葡萄樹的作用就是為了結出葡萄,若葡萄樹幹不能供應養分給枝子,使枝子結出葡萄,這便不是真正的葡萄樹。
耶穌說他是真葡萄樹,原因是耶穌可以提供枝子所需要的一切養分。信徒認罪悔改,接受了耶穌賜予的救恩,承認耶穌是救主,就有新的生命,這生命如枝子連結於耶穌,生命才會擁有活力,健康成長。門徒需要保持與主溝通交流,持續依賴主供給的營養,內在生命不斷得到滋潤,並且結出果子。相反,若是信徒沒有保持親近主,甚至忘記主,離開主,生命便會枯乾,成為被棄的枝子。
信徒成長結出果子需要時間,改變也不是朝夕可以完成。除了神的供應外,信徒的努力同樣不可缺少,積極追求認識耶穌,學習如何跟隨耶穌。正如詩歌【每一日】歌詞「每一日我主,我懇求三件事:更深刻認識你,更虔誠敬愛你,更緊緊地跟隨你,每一日。」,提醒我們每天親近上主。
願意我們一起進步,結出更多的果實。
黃遠成傳道 2023年6月11日
今年2 月初放大假期間,我和妻子前往日本京都旅行,途中探訪一個來自香港宣教士家庭,夫婦都是宣教士。宣教士太太是妻子就讀神學院時的同學。他們於疫情前,在環球福音差會的安排下,回應神對他們的呼召,帶同3 位分別就讀小學及幼稚園的女兒前往日本宣教,於2019 年初到達京都山科區,在差會建立的教會中預備和學習,同年6 月底,我們曾經探望過他們,今次是相隔三年多之後的再次見面。
去年中,他們因為差會位於滋賀縣彥根市的教會缺乏牧者,便接受了安排到該教會事奉,並且舉家遷居到彥根市。他們帶我們參觀教會和介紹教會的事工,他們服侍的對象全部都是日本人,直言正在面對眾多不同的挑戰,其中之一是突破語言障礙,他們承認對於日常生活用語以外的談話內容,若是能夠做到完全掌握,仍然存在一定距離,需要再多努力才可,因此單是每月一次的日語講道,已經耗用許多心力,在宣講一至兩個月前,便要開始預備。
我們從這次探訪中深受激勵,看到他們沒有因為身處逆境,而感到氣餒,相反,他們是充滿喜樂,順服地隨從上主的安排,積極面對未來。
同時令我想起福音書中那位富有的少年官問耶穌如何獲得永生的故事。當耶穌告訴少年官去變賣財產來跟隨他後,少年官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原因是他擁有很多的產業(太 19:16-30,可10:17-31,路 18:18-30)。相比之下,讓我更明白跟從耶穌所需要的決心和付出,因此更佩服宣教士跟從耶穌的心志,他們把主放在他們心中對日本人得救的負擔,看得比其他一切重要,甘心撇下自己的事業,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為要執行主的託付。
願意每一個接受了耶穌救恩的人,都能夠緊貼跟從耶穌。
黃遠成傳道 2023年3月12日